美国关税 “重拳” 失效!润滑油行业如何上演“教科书式破局”?

 

 

 

 

 

昨天中国润滑油信息网(sinolub.com)发布《关税冲击波:美国润滑油品牌在中国的“洗牌时刻”》,聚焦了外交部对美对华征收 104% 关税的强硬回应,一时间,各界都在猜测这一贸易摩擦将如何影响我国润滑油产业,美国此举,会给润滑油行业的基础油和添加剂供应带来怎样的动荡?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有意外的缓冲地带?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寻其中奥秘。

 

业界人士认为,从润滑油行业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美国此次关税举措对中国基础油和添加剂进口格局的冲击有限。目前,在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供应体系中,除了极少量的合成油脂从美国进口外,中国市场的基础油添加剂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炼厂。

 

 

以 2024 年 3 月份的基础油进口数据为例,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当月进口基础油主要来自韩国、卡塔尔、新加坡等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国家。自韩国进口的基础油达 8.54 万吨,占 3 月进口总量的 44.05%;自卡塔尔进口 4.10 万吨,占比 21.14%;自新加坡进口 3.49 万吨,占 3 月进口量的 18.03% 。这清晰地表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基础油进口来源中占据主导地位。长久以来,东南亚凭借丰富的石油储量以及成熟的石油化工产业,成为我国润滑油行业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地。加之其较低的人力成本,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润滑油企业投资建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润滑油产业链中的供应地位。

 

 

反观美国,在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供应上,本就不是中国市场的主要依赖对象。所以,此次美国对华征收关税,从进口源头上看,对中国润滑油行业基础原料供应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这也意味着,中国润滑油企业在基础油和添加剂采购方面,不会因美国关税政策而面临供应短缺或成本大幅上涨的困境。不过,尽管行业整体受基础原料进口影响不大,但仍需关注一些潜在的连锁反应。例如,若美国后续针对润滑油成品或相关下游产业进一步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可能会间接影响国内润滑油企业的市场布局和销售策略。

 

业界人士表示,在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润滑油行业在稳固现有东南亚供应渠道的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其他潜在供应市场,持续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贸易挑战。 同时,国内企业也应借此契机,加大在基础油和添加剂研发上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国产化进程,逐步降低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自主可控能力。 而对于美国而言,其贸易保护主义行径不仅难以达成预期的经济目标,反而可能会扰乱全球润滑油产业链的正常运转,损害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利益。

 

 

 

 
 
 
 
 
 
 

 

 

 

 
温馨提示:以下为微信平台自动配送广告,与本号无关

 

创造价值 分享价值

Create value and share value